有過入睡前一切都還好好的,但一覺醒來突然感覺脖子怪怪的,無法順利向後仰或左右看,甚至做這些動作會痛嗎?有的話,恭喜你,這就是俗稱的 “落枕”!
落枕種類可分為
1. 肌肉痙攣型落枕
2. 頸椎小關節紊亂型落枕
3. 棘間韌帶損傷型落枕
一般最常見的落枕為 『肌肉痙攣型落枕』,會不舒服的區域請參考圖片中右側紅色的部分。
多數人發生落枕時會求助於『推拿穴道按摩』、『物理治療』或『自行解決』,現在提供可以DIY 解決的方式 『磁石舒壓貼紮』。
磁石舒壓貼紮
1. 先找出『提肩胛肌』的位置
落枕首號嫌疑犯為『提肩胛肌(圖中左側的桃
紅色線條)』,約略由頸椎第1~4節(c1~c4)往肩胛骨上角(位於肩胛骨上內側)延伸。
2. 『引發點』位置(也就是造成不舒服的原兇位置,圖中以 “X”標示,與中醫所說的穴道不同)
提肩胛肌約略在『頸椎第7節(c7)』位置,以食指和中指輕按,可以找到一個『引發點』(按下去可以感到有一個小硬點,並有壓痛的感覺);另外提肩胛肌約在『胸椎第3節(T3)』位置(肩胛骨上角外側),可以發現另外一個『引發點』。
3. 在『引發點』按摩或貼上磁石
數分鐘後會有舒緩的感覺。
說明-
其實很多疼痛都是肌肉特定的地方(引發點)產生堆積鈣離子,形成肌肉收縮,經由神經傳導而造成(美國 白宮醫師Jannet Travell M.D.),因此如果可以放鬆引發點,疼痛就得以紓緩。如果將磁石貼在「引發點」,可以更加容易放鬆,需要時,以運動貼布增加舒緩的效果。但不論是磁石或是運動貼布的使用都有一定的使用及注意事項喔!實際案例如下:
相關課程- 本會將在10月份推出相關課程- 磁石舒壓貼紮指導員(主要研習部分-下肢,包含 臀、大腿、小腿、膝蓋及腳等),詳請參考「課程消息- 2012年10月份台北磁石舒壓貼紮指導員」。
歡迎引用,但必須註明出處且不得更改內容!